【重要蛇知識一起來學習│和動物們和平相處】
今天收到了由公務單位親自送來的公文(我第一次碰到有公務單位親送公文耶),原來是去年農委會林務局發行的《如何與蛇和平相處──16個你不可不知的蛇知識》,雖然蛇類頻繁活動季節已經過了,但看到這些重要資訊的朋友們,一定會幸福吧🥰 ~(XD)
在我經過基隆市議會第1、2臨時會、第3次臨時會暨第一次定期會與第4、5次臨時會,🐍🐍「蛇」一直是市議會中的重要話題。蛇在大家心中是什麼形象呢?相信很多人是很害怕、恐懼吧。沒錯,不論是單純擔任陳情傳聲筒或是害怕被蛇咬,基隆市議會中幾位議員每次討論到「動保業務」,幾乎都會站起來認真要求行政部門要對「蛇」所作為,這些要求作為不外乎是:「民眾家裡有蛇會造成傷害、應該盡速協助清除」、「登山客去爬山遇到蛇很危險,有關部門應該要盡速處理!」(如我們定期會所討論的:https://tinyurl.com/y5v35pyv )
先不論基隆是僅存捕蜂抓蛇還在非專業部門──消防局主掌中的少數縣市(基隆市動物專業部門動物保護防疫所人手與空間非常不足),24hr待命的捕蜂抓蛇業務交給政府會造成極大的人力消耗(國內外許多案例是交由義消負責或是專業處理公司,並由民眾負擔一些成本)。最重要的,除了我們該認知到自己(靈長類)也是地球的一份子,應該要和其他物種分享空間和資源外,要減少野生動物和人類的衝突,靠的是生命教育與正確的知識。
通常恐懼來自未知,日前就有登山客登山遇到百步蛇盡報警抓蛇引起爭議(薇仲問號:登山不就是會遇到野生動物,哪有跑到人家家玩卻報警抓主人的道理?)。(新聞連結:https://tinyurl.com/y2ky6rcy )不論是「要野外不要看到蛇」的言論或是這類爬山遇蛇報警抓蛇的,除了顯示野外應對知識的不足,更彰顯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手冊中寫到許多關於蛇的知識,「全台灣每年大概有1000-2000人遭受蛇吻送醫,但因此死亡人數僅0-1人。原因在於毒液對蛇來說是重要的捕食工具,人類不是獵物,不會輕易送毒;也因為台灣有綿密的醫療網與蛇毒血清的製造技術,第一時間送醫有生命危險的機率不高」,也有寫到「大多數的蛇生性害羞(很害怕人類),並不會主動追擊,遇到移動速度快且體型大的蛇:錦蛇、臭青公、過山刀與南蛇,只要冷靜地停在原地,等蛇移動再往反方向離開極可。」
很多人認為「看到蛇應該立刻打死,避免他去咬別人」,這真是對蛇類的大誤解。手冊寫到:「人類不是蛇的掠食對象,所以蛇當然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主動攻擊人類。」相反,作為生態系的一元,頂層掠食者的蛇可以維持生態系的平衡、控制鼠類族群,更重要的,蛇的毒液在醫療上有許多貢獻,許多毒液被研發成藥物:如治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癌症、中風等,這也是許多醫院、醫學院的院徽或圖騰會有蛇杖(古希臘傳說醫療之神亞希彼斯)的原因。
蛇類🐍是多元生態裡重要的成員,存在本身即是價值,也對人類社會的農作、醫療有許多貢獻。我們只是生態系的一員、借了地球的一部分空間,應該要平等地和其他物種分享資源,我們一起來尊重多元生態,並和不同的生命和平共處!
將正確的知識和與野生動物和平相處的方法廣為宣傳是身為公眾人物的重要責任。產發處將手冊送到區公所與基隆市每位議員的服務處,我的服務處目前還有8本手冊,歡迎大家來我的服務處索取(安樂路二段149-1號),或是可以上農委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 搜尋相關知識!(最後也附上蛇類知識的相關連結)
💻如果遇到蛇該怎麼辦?(內有引述兩棲爬蟲萬事屋的處理流程):https://pets.ettoday.net/news/914515
💻「塊陶啊~」其實牠比你還害怕:你所不知道的台灣6大毒蛇真面目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108
‼️內文補充:農委會已認定捕蜂抓蛇要回歸專業,也就是縣市的農業與動保單位,所以請大家要注意不同縣市的主責單位喔。‼️然而,因為目前不論是回歸專業前麻煩消防隊員或是回歸專業請動保單位處理,對業務已經繁重的動物保護業務單位來說24小時的服務非常吃重,因此如消防員權益促進會也有提出國內外案例,討論是否能將協助移除「住宅」中的蛇或蜂這樣的業務交由民間公司或是義消來協助處理。
💻台灣到底有沒有所謂的金剛眼鏡蛇?https://e-info.org.tw/node/206346